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IT三维技术将建筑设计推向“云”端
IT三维技术将建筑设计推向“云”端
http://sd.rc1001.com     时间:2012/2/28 22:40:07 来源:

简介: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已经深入到设计行业,尤其是建筑设计领域。从二维的建筑设计到三维的空间模拟,建筑设计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场革命。“设计云”平台的搭建与奠定了行业标准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的组合并用也必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更加强大的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已经深入到设计行业,尤其是建筑设计领域。从二维的建筑设计到三维的空间模拟,建筑设计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场革命。“设计云”平台的搭建与奠定了行业标准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的组合并用也必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更加强大的力量。

  那么,如何在“云”平台上为三维建筑设计提供完美的展示应用?基于互联网的“云”平台怎样确保建筑信息的安全?如何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的解决方案在“云”平台上显著改善团队成员在建筑项目中的联系、协作和沟通?怎样在“云”平台上实现建筑的可持续设计?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其实,建筑信息模型在十年前还只是一个概念,这个三维的概念现在已经被几乎所有的建筑师所熟知。“云设计”也一样,五年前鲜有人对此有所了解,在那时,“云”是一个愿景。从愿景到概念,到实践,到推广,任何一种新技术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将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与“云设计”能够完美结合,尽量在建筑项目上向全流程延伸,并能够逐渐在实践当中采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方法论来规划项目和管理项目,真正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使其效益能够最大化。如果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推向“云”端,并在施工方面能够有一些应用的话,就可以真正实现建筑领域上下游价值链的延伸。

  回头看新加坡,为什么在新技术的普及方面能够有很快的发展?新加坡对新技术的感知比较灵敏,更关键的是新加坡政府针对于建筑的发展非常重视。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求严格使用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甚至政府还规定未来开工建设的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都必须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检测。从规划到方案的审批,到最后的施工监理和档案管理都必须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平台上完成,并有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政府的角度进行要求,这对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帮助就会很大。

  中国也是类似的,先有理念,然后深入研究这个概念,再把技术引进来,通过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在大型项目上,上海中心大厦这个项目的落地,就充分地证实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行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海中心大厦还是可持续设计的典范。可持续性是一个结果,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是一个手段,提供了工具和方法,它让可持续这个结果能够在项目实现之前就更好地预见到项目是不是可持续的,是不是真正的节能。

  按需择取得心应手

  可以说,“云”是一个平台,平台就必须提供应用才有实际的价值。对于“云”来讲,我们更看重的还是其无限的计算能力。建筑设计的现实就是,数据越来越庞大,协同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计算和存储。历史数据需要保存,新数据不断产生,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解决复杂环境下的设计需求,势在必行。“云”的切入点也正在这里,通过“云”资源的共享,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云”的一种应用。

  为提升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而打造的建筑设计套件(Autodesk Building Design Suite)的适时推出,使分散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的工程建设企业和项目团队,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面对与日俱增的各种解决设计流程、团队协作以及采购和预算管理等功能的需求,建筑设计套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建筑师运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的现状,其套件的组合,也正是让建筑师能够灵活地选择,需要什么就用什么。并根据建筑师现有的工作流程,从而做到工作的无缝结合,以及不同软件之间数据、文档或模型的无缝传递和兼容。

  将建筑设计套件与“云”端结合,可以提供大量数据存储的功能,把数据放在“云”端,就可以使其在不同的移动终端和桌面终端进行同步,就连进入工地现场也可以不用带图纸便可以看到三维的展示。另外,分析计算能力也很可观。在三维的建筑设计中有很多渲染的流体力学方面的分析,包括新概念设计,完全可以在“云”端提供能耗分析。让建筑师在项目的概念设计阶段就能对能耗等进行分析,并将最后的结果进行复杂的曲面处理。建筑设计在“云”端的应用,简单地说,就是使建筑师用最简单的、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其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通过任何终端设备,都能够获取其想要的信息。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云”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必然为建筑师带来很多的顾虑。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建筑师自己使用的时候,自己的设计想法是否会泄露?保密性能是否做到最好?其实只有打消了这种顾虑,才能让三维的建筑设计在“云”平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云”平台,即便在无限计算能力方面值得推崇,但是对其安全方面的顾虑,一两句话是打消不了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通过一些先行者的实践,逐渐地证明这个平台的高效率以及相对安全之后,才可以增强人们的信任度。任何东西都是没有绝对安全的,只有相对安全。如果一个东西的好处大大超过了其不好的地方,而且它的劣势是可控的或是可预见的,那么,这个劣势就可以不用太过计较。就好像开车,明知车可能会坏掉,但还有很多人开。在实践方面,可以先在“云”平台上做一些简单的功能,即便遇到挑战也不要放弃。有好的技术、好的东西不要一味拒绝,不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http://jzsj.rc1001.com

分享到: 更多

招隧道专业人才 上隧道人才网
版权所有: 隧道人才网 copyright@2003-2017 http://sd.rc100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96293号-1 隧道人才 隧道英才 隧道招聘网